link 2017 — 专访天津英华国际学校校长林向阳浏览数:12次
从金融界到教育界,距离有多远? 作为曾经的公务员,到后来的投行精英,再到如今的国际学校校长,林向阳在三个角色的转换中回答了这个问题。“与教育的结缘是偶然的,但后来我决定一辈子做教育,因为这是一份值得终身奋斗的事业。”谈及转型历程,天津英华国际学校(以下简称“英华”)校长林向阳如是说。 自2006年至今,林向阳已经在英华度过了11载春秋,引领着这所年轻的学校实现了跨越式发展。从一所默默无闻的区域学校到“全国具有办学特色国际学校”“中国家长满意国际学校”,英华以极高的育人质量获得了广泛赞誉。 2015年,林校长带领全校师生启动了“智慧英华”建设项目,灵活运用数字化、网络化、智能化的现代技术手段助推学校的改革与发展。无论在教学层面还是管理层面,英华正朝着智慧校园的方向积极迈进。此次获评在线教育奖励基金(全通教育)优秀个人,林校长向记者分享了他对教育信息化的实践与思考。 天津英华国际学校校长林向阳接受中教全媒体专访 发现自己:从经济到教育的华美转身 记者:林校长,据我们所知,您本科、研究生都在中央财经大学攻读经济学,之后也一直从事与经济相关的工作。是什么契机转行从事教育呢? 林向阳:从经济到教育,在这个过程中我经历了几次选择。我是90年代的大学生,当时选专业是基于“财经热”,毕业之后到“专业对口”的财政系统工作。后来,发现自己的个性不太适合作公务员,于是决定辞职考研。但遭到家人的强烈反对,认为把那么好的一个“铁饭碗”给辞了,非常不明智,可我还是坚持回到母校读研。研究生毕业之后我到北京的金融街工作,做投资银行,后来机缘巧合去了广州。在广州我所工作的华美集团主业是教育,我也就开始涉足教育领域。 记者:从涉足教育到立志在教育领域深耕,其间有怎样的心路历程? 林向阳:说实话,初来到英华的时候并没有长久打算。直到两年之后的2008年的下半年,我的心才真正定下来了,决定一辈子做教育,而且,一辈子只做好英华一件事。也就是说,在那时候,我才真正“发现我自己”。《大学》有云:“知止而后有定,定而后能静,静而后能安,安而后能虑,虑而后能得。”我觉得就是这个概念,就是你“知止”了,知道“我是谁、从哪里来、到哪里去”。明白这个道理之后,心就慢慢沉淀下来了,便也能抵制住“诱惑”,专注于教育事业。 记者:从您的经历,我们可以看到您是如何“在英华,发现我自己”的。但是,作为英华的办学理念,我们该如何来理解这句话? 林向阳:苏格拉底把“认识你自己”作为自己的哲学宣言,我非常认同这句话。人的一生都在与自然、与社会、与他人发生联系,通过各种各样的载体终实现与自己的对话,对自己有一个整体而全面的认知。 “在英华,发现我自己”这个办学理念的提出当然有我的切身体会。但更主要的,从教育教学的角度来说,比如数学、物理、化学、生物等自然科学学科,某种意义上是以其为桥梁去与天地、与宇宙对话,发现我自己;像文学、历史、政治等等人文学科,是以其为桥梁去与他人、与社会对话,发现我自己;像音乐、绘画、哲学等学科,是以其为桥梁去与自己的内心对话,发现我自己。 “在英华,发现我自己”,就是以生为本,尊重每一名学生的差异,促进孩子的个性发展、协调发展;通过开设国家必修课程、四翼核心素养选修课程、学生社团活动课程、研学实践课程等四类课程体系,为学生创造各种平台和机会,鼓励学生勇于尝试和创新,让他们能够真正地,发现爱、发现美、发现兴趣,发现爱好、发现智慧、发现成长,发现更好的自己。 教育信息化一定要启迪人的智慧 记者:2015年,您带领全校师生启动了“智慧英华”的建设,这一项目的目标是什么? 林向阳:关于英华的建设,我们有四个维度,除了“智慧英华”之外还有“美丽英华”“品质英华”“幸福英华”。其中,“智慧英华”是基于“十三五”教育信息化目标,致力于运用数字化、网络化、智能化的现代信息技术手段促进学校的改革与发展。从改变传统教学环境、提升教师团队信息技术应用能力、优化校园办公管理系统以及智能评价数据分析系统四个方面,创造“安全、开放、共享、交互、协作”的育人环境,终实现标准及规模化支撑下的差异性和个性化育人模式。 记者:您对教育信息化的探索是从“智慧英华”的打造开始的吗? 林向阳:“智慧英华”的项目是2015年开始的,但是对于教育信息化的思考很早就开始了。大概在20年前,我有一个发小在从事企业信息化相关的工作,那时候叫MRPⅡ(Manufacture Resource Plan) ,后来又有了ERP(Enterprise Resource Planning),那时候许多企业就已经致力于信息化的方法来改进生产和运营流程,促进作用非常明显。从事教育之后,我一直在思考有没有可能在学校里采取信息化手段,但因为缺乏完整的设计,所以是东一个模块、西一个模块地进行,难成体系。 近年来,随着“互联网+教育”浪潮的来袭,许多先进的技术在教育领域得到了广泛应用。另外,很重要的一点是教育信息化越来越受到国家的重视,甚至被列入国家教育发展改革规划纲要和十三五规划中。这时候,我们意识到包括英华在内的学校迎来了战略转型的大好时机,所以我们与北师大未来高精尖创新中心、全通教育集团等展开了积极合作,全面启动“智慧英华”的建设。 记者:为什么叫智慧英华,而不叫智能英华?技术在教育革新中扮演什么角色? 林向阳:我认为教育化一定要启迪人的智慧。刚才我们提到了办学理念“在英华,发现我自己”,其实每个人内在都有自己的智慧,我们需要搭建好平台,借助各种资源帮助学生把智慧迸发出来。从这个意义上来说,无论使用什么教育技术手段,包括云计算、大数据等功能性的组合,终的指向在于学生,在于帮助学生更好地“发现我自己”。 关于第二个问题,我觉得技术是教育革新的重要载体。小平同志提出“教育要面向现代化,面向世界,面向未来”,在当前的环境下教育信息化就是一个很好的落脚点。在未来,教育信息化一定会改变中国学校的形态和中国教育的面貌,但是未来的学校不管怎么变,一定始终围绕着促进学生的成长,促进人的发展,这一点是毋庸置疑的。 以开放心态拥抱教育信息化 记者:在推进教育信息化的过程中,有没有遇到什么困难? 林向阳:困难的确存在。在我看来,观念的转变是困难的一个方面。初面对教育信息化,从校长到教师、到学生、到家长都面临着一个大的观念转型,如何了解并接受新事物,如何将技术与教育有机融合都是需要解决的问题。从2015年至今,我们推动“智慧英华”项目走过了1.0、2.0,慢慢地大家已经达成了共识,这个困难逐步消减了。 记者:国际学校的教师面临教育革新是否心态更加开放? 林向阳:整体来说是这样的,但起初也有一些老师存在顾虑,想不通为什么要尝试全新的教学形态。为了帮助教师转型,我们启动了智慧教师培训项目,鼓励老师们在教学中使用信息技术,目前已经进行了两期,有近百名老师参与了培训。从效果来看还是很不错的,参训老师的变化非常明显,把教育信息化手段应用起来之后,他们在教学方面变得更有创造性。更令人欣慰的是教师之间彼此碰撞、彼此带动,在学校形成了非常好的创新氛围。 记者:与其他学校相比,英华国际学校在推行教育信息化方面具备哪些优势? 林向阳:相比之下,我们学校在这方面的实施力度可能会稍微大一些,而且在决策机制上包袱比较少,各方面的组织保障都可以持续跟进。因为我觉得,教育技术,包括“互联网+”、大数据、云计算等,一定会围绕学生的成长发挥巨大的作用,而且会引领着未来教育。认清这个方向之后,我们学校就能够从战略层面到实施层面坚决地贯彻落实。 另外,我们学校的国际学部英国剑桥高中和中加国际高中,在三年前就开始使用My School Base系统,也就是说在基础的教育信息化应用方面已经有一些可以参考的经验,这对我们来说也是一种优势。 记者:在京津冀地区乃至全国,英华国际学校在教育信息化方面走在前列了吗? 林向阳:走在前列,这个不好说。我觉得我们正以一个比较阳光开放的心态去拥抱未来,所以是一个积极的践行者、实践者。英华的教职工团队还有家长、学生,对这几年提出来的“智慧英华”战略都是普遍认同的,我们是在一个心灵相通的情况下积极地推动教育信息化。 未来的校长应该是学习型校长 记者:在未来教育场景下,校长应该扮演一个什么样的角色? 林向阳:未来的校长应该是学习型校长,用开放的心态去拥抱未来,用未来的眼光来看待学校的发展。校长很重要的一个职责就是为教师、为学生搭建平台,整合教育教学资源,动用人力、物力、财力,更重要的是“心力”,去帮助他们更好地发现、成长。 记者:您希望孩子们在离开英华的时候具备哪些品质? 林向阳:我们从事的是基础教育,是为孩子的终生发展奠基的教育,并不是说把孩子们送到大学任务就完成了。我希望孩子们离开英华的时候是“彬彬君子”,同时又是“风范公民”,这正是我们的培养目标。文质彬彬的君子是东方人格化的一个集成表征,而公民则是现代文明发展的一个具象,两者兼而有之就实现了东西并融,这对孩子们未来的发展是有益的。 记者:对自己的孩子和学生期待一样吗? 林向阳:是这样的,对于我来说已经很难区分自己的孩子,还是英华的学生,但其实,对自己孩子的期待本身也是对英华学子的一个期待,都希望他们可以在我们搭建的平台上,更好地发现自己并且成就自己。 记者:您曾经获得过很多荣誉,包括像天津市优秀德育研究校长,天津市优秀教育工作者,今年获评了教育部在线教育奖励基金(全通教育)优秀个人,与以往相比有什么不同的感受? 您希望谁来给您颁奖? 林向阳:这份荣誉属于我们全体英华人,是对我们在教育信息化道路上长期坚持和努力的一种肯定,一定会激励我们继续坚定不移地朝这个方向去实践,更好地为师生搭建成长的平台。如果颁奖典礼上能带上英华的学生,我更愿意学生给我颁奖。真心希望我们的努力能够真正助力他们的成长并且得到肯定,我相信那个时候学生也会愿意给我颁奖的! |